我國綠色食品事業已走過了25年。在黨中央、國務院的關懷下,在農業部的領導下,在各級政府部門的推動和社會各界的支持下,我國綠色食品事業獲得了蓬勃發展,打造出了一個代表我國安全優質農產品發展水平的精品品牌,創建了一個具有鮮明特色的新興產業。
25年來,綠色食品規模持續擴大,產業水平不斷提高,品牌影響日益增強。目前,綠色食品企業已達9500多家,產品超過22000個,年均增長速度分別達到19.3%和23.8%。主要產品覆蓋農林、畜禽、水產及飲品等5個大類、57個小類。超市里銷售的大米,有近十分之一已經印上了綠色食品的標志,茶葉、水果等產品獲得綠色食品標識也占據較大的比例。
作為我國第一例證明商標,綠色食品標志已得到了全社會的廣泛認可。市場調查顯示,消費者對綠色食品的認知度已超過80%。在品牌的帶動下,全國已有1600多家國家級和省級農業產業化重點龍頭企業加入了綠色食品行業。綠色食品產品已經覆蓋了農產品及加工食品的各個行業。全國很多地區尤其是貧困、西部、邊疆地區,以打造綠色食品原料標準化基地為手段,帶動超過2000萬農戶實現脫貧致富。發展綠色食品有力地促進了農業標準化水平的提高和產業化經營步伐的加快,有效地改善了農業生態條件,美化了鄉村環境,有力地推進了我國生態文明建設。
“十二五”時期,順應我國農業調結構、轉方式、提質增效的新要求和全社會不斷要求加強農產品質量安全管理的新形勢,我國綠色食品更加注重全程監管和發展質量,更加注重維護品牌公信力和市場影響力,保持了穩步健康發展的勢頭,為推進我國農業標準化生產、提高農產品質量安全水平、促進農業增效、農民增收發揮了積極的示范帶動作用。
“十二五”期間,修訂了《綠色食品標志管理辦法》,理順了管理體制,明確了監管責任,將綠色食品事業進一步納入依法推動發展和嚴格加強監管的軌道。五年來,共制修訂綠色食品標準90項,進一步完善了綠色食品標準體系;建立健全了企業年檢、產品抽檢、市場監察、信息公告等證后監管制度和質量安全風險預警機制,強化了綠色食品淘汰退出機制。2011—2015年,平均每年抽檢綠色食品產品3470個,抽檢合格率始終保持在99.5%以上;5年來共發現查處假冒綠色食品案件211例,協助行政執法部門處理違規案件317件,共撤銷392個產品標志使用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