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東菏澤鄆城,中國魯西黃牛的原產地,魯西肥牛創辦人李思霖的故鄉。
2000年,李思霖大學畢業,認識畜牧業的專家馬廣勝,從此便與“牛”結下了不解之緣。
2002年,李思霖在山東創辦魯西肥牛,到2016年,魯西肥牛已經成立14年了。一路走來,旗下已經擁有魯西肥牛、牛仔世家、打望火鍋、中國牛人俱樂部等10多家子品牌。從山東到重慶,再到今天的全國覆蓋,李思霖運用獨創的“基地+餐廳”模式逐步完善了“從農場到餐桌”的產業鏈條。現已發展成為共投資5億元、總占地2000畝、擁有300多家連鎖餐廳、50多個生態牧場和農業基地的產業化龍頭企業——魯西肥牛產業集團,集現代科技農業、生態觀光牧業、魯西黃牛繁育保種、高檔肉牛育肥加工、食品生產銷售、品牌餐飲連鎖、地產投資與物流貿易為一體的大型企業。
建立 “牛”模式
實現“牛”結果
魯西黃牛,與日本神戶牛、美國安格斯牛同在北緯35°的黃金肉牛產業帶上,有著世界三大名牛的美譽。其中,中國的魯西黃牛產業化進程發展最晚。在中國,從古到今,耕作犁田是牛的主要用途。飼養牛,是把牛當作 “勞動力”來看待的。至于飼養龐大的牛群、將牛作為美食享用,那是不敢想像的。所以 “牛食” 在中國的發展最為遲緩。
2008年,在中國農科院、山東農業大學等科研機構支持下,魯西肥牛在養牛技術上取得重大突破。除了采用谷物草料的傳統喂養方法以外,還采用啤酒麥芽及精致飼料喂養。縮短了牛的成熟期,提高了牛的產量和質量,建立起了完善的魯西黃牛養殖體系。
然而,自身的養殖能力還遠遠不能滿足市場的要求。怎么辦?李思霖經過多方論證,最終出臺了“公司+農戶+權責+保險”的產供模式。
“公司+農戶”這一模式當時已誕生近20年了,然而,責權嚴重不對等這一與生俱來的缺陷卻始終影響著“雙贏”的效果。
針對這一情況,公司除給加盟商和養殖戶提供牛犢、搭建養殖牛棚并無償提供養殖技術外,還特別規定,待小黃牛長大,如果當地市場價格高于魯西肥牛價格,可以直接賣給當地;如果和魯西肥牛持平或者低于,就按照合同賣給魯西肥牛,保障了加盟商和農戶的利益。
建立完善的保險體系,給牛“買保險”。雖然保險公司在1982年就推出了牲畜保險,但大規模給牲畜買保險的,魯西肥牛是第一家。這就解除了加盟商和養殖戶的牛出現病死、丟失等問題造成損失的后顧之憂。
這一模式的誕生,不僅解決了魯西肥牛原材料不足的問題,還真正實現了雙贏的結果。
進駐重慶
豐富重慶火鍋
2010年,李思霖對重慶餐飲市場做了一個調查,發現火鍋之都的重慶沒有肥牛火鍋,甚至整個南方幾乎沒有肥牛形式的火鍋。沒有就預示著機會。
李思霖先生敏銳意識到,1997年重慶直轄以后,外來人員眾多,火鍋不能只針對重慶本地人口味。肥牛作為火鍋的一種形式,應大力普及。火鍋的多樣化,是重慶火鍋的發展必然趨勢。李思霖對餐飲的獨到悟性以及之前在山東運營模式的成功摸索,堅定了他進軍重慶餐飲的勇氣和決心。
相比菜品、調料、湯底單一的南方火鍋,魯西肥牛湯鍋種類多樣化,有清淡的、麻辣的、酸辣的等等;牛肉新鮮、健康,并且建立完善的可追溯體系;調料以自助的形式出現,可根據自己的口味選擇適合自己的調料。以往重慶火鍋并不注重營養,魯西肥牛做了改善,熬制湯鍋時充分結合了食物營養搭配。魯西肥牛湯可以分三次喝,鍋開后首品原湯;涮食肉品后二次品湯,可吸收牛羊肉中的鈣鐵鋅硒等微量元素;涮食青菜和海鮮后三次品湯,能補充人體所需的維生素B群、無機鹽和碳水化合物。
2010年5月,魯西肥牛入駐重慶,至今,已經6年了,魯西肥牛在重慶門店達50多家,取得了重慶市著名商標。魯西肥牛豐富了重慶火鍋文化內涵,在一定程度上也推動了重慶火鍋產業的發展。
澳洲鮮牛肉直供
豐富舌尖上的中國
2015年5月,李思霖組織帶隊參加了澳洲大利亞澳洲國際肉類大會,成功洽談了澳洲幾個牧場。李思霖表示,春節之后,川渝人民將在67家魯西肥牛餐桌上吃到新鮮的澳洲牧場牛肉。
此次澳洲之行,采用澳洲鮮牛肉直供魯西肥牛餐桌的模式,具體程序:在澳洲將牛屠宰,采用不冷凍的技術,在牛肉排酸的72小時中,48小時內直接空運至中國內地,72小時配送至餐桌。
據了解,黃奇帆市長在重慶市第四屆人民代表大會第四次會議提出:推進澳洲肉牛進口項目,構建50萬頭肉牛產業鏈,形成“總部在重慶,銷售在全國”的格局。這極大鼓舞了李思霖:此舉實為豐富食神們的味覺,提供更豐富的選擇,對此各方皆有期待。這個使命必定要有最“牛”的人來完成,對此,魯西肥牛充滿了信心。
魯西鮮牛肉
進社區
過去,大眾餐桌上吃的多是冷凍牛肉,在已經解決了溫飽的今天,品質的追求已成為人民群眾所注重的焦點,鮮肉必將成為未來肉類行業發展的新方向。
2015年魯西肥牛在重慶巴南區建立了食品加工廠,計劃全面打造牛肉進社區體系。
李思霖自信地說,牛肉進社區是可以實現的。首先,近兩年國家經濟下行壓力較大,大型投資回本周期太長,社區3—5萬元就可以開店,加盟后由魯西肥牛中央廚房統一配送牛肉,所有產品、統一標志、統一包裝、統一收銀系統、統一的物流體系、統一運輸。其次,魯西肥牛有自己的餐廳,全國有312家門店,僅在重慶就有53家,且餐廳總部在重慶,擁有自己的食品加工廠和澳洲戰略合作伙伴。此舉可打通餐飲與社區廚房通道,讓更多的人吃上高品質新鮮牛肉。最后,如今中國市場上大多數澳洲牛肉都是通過經銷商冷鏈運輸而來,貨期有長有短,從屠宰到餐桌最長時間需要半個月,導致費用高額。老百姓去超市買牛肉,價格大多在38—45塊一斤且鮮度不高。此次魯西肥牛與澳洲牧場達成戰略合作伙伴,通過牧場直供和定制生產,省略了中間過程,貨期更短,價格也比市場價便宜30%左右。魯西肥牛計劃未來3—5年,在全國打造1000家社區牛肉便利店。
只要達到一定規模或者居民人數的社區,都將會專門設立一個牛肉便利店。如果小區規模達不到,就在附近設立一個供應點。此外,還準備將魯西肥牛現有門店中均設立一個小型窗口,供用餐的人購買。
將“牛”
進行到底
民以食為天,食以安為先。從吃飽,到吃好,再到品饌豐美,在全面進入小康社會的今天,安全、營養、健康的飲食,逐漸成為人們對物質生活的最基礎要求。魯西肥牛一直秉承著“放心食品,良心餐飲”的理念,致力于打造放心的綠色田園食品,從養殖到餐桌,按照標準量化執行,用“牛脾氣”制出大眾最信賴的最牛佳肴。
開拓進取堪稱“牛精神”之靈魂,敢于拼搏堪稱“牛精神”之根本,腳踏實地可謂“牛精神”之核心,勤勞奉獻可謂“牛精神”之本質。這或許就是魯西肥牛的魅力所在吧。
李思霖說,從中央到地方對食品安全越來越重視,這是很好的事情。食品安全抓得越嚴格越好,對于整個行業來說是重新洗牌,更有利于推動整個行業的良性發展。餐飲行業是日不落行業,以牛為主的餐飲更是處于朝陽階段。有機遇也有挑戰,相信明天,魯西肥牛人將會一如既往的秉承“斗牛”精神,一定會在下一個餐飲轉型升級期交出一份更牛的答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