習近平為何點名要吃炸魚薯條?
(1/17)
2015年10月19日,國家主席習近平啟程訪英,并向英方提出請求,希望能夠品嘗到英國傳統美食“炸魚薯條”。在許多中國人眼里,英國美食并無過人之處。然而,被國家元首點名的炸魚薯條,正是因為它的平民風格才在英國近代歷史上占據了重要地位。圖為2012年,英國一家小吃店員工展示剛出爐的炸魚薯條。
炸魚薯條是英國工業革命的副產品。盡管身為海島國家,18世紀以前,非沿海地帶的英國百姓其實很難吃到新鮮的魚。但19世紀誕生的蒸汽火車改變了一切,速度讓魚的價格便宜下來;而從南歐移民而來的猶太人,也帶來了炸魚和薯條的做法。炸魚薯條成了工人階層最受歡迎的廉價美食。圖為上世紀30年代,倫敦街頭的炸魚薯條店。
二戰時期英國物資緊缺,幾乎所有食物政府都限量配給,但由于英國自產土豆,并能在相對安全的水域捕獲魚類,炸魚薯條沒有列入限制名單。二戰期間英國人對炸魚薯條的需求比戰前增加了30%,因此這簡直可以稱作是英國的救命菜。在二戰著名的諾曼底登陸日,英國士兵靠“Fish(魚)”對“Chips(薯條)”作為互相確認身份的暗號——當然這個暗號很快就被德國人破譯了。圖為1944年6月14日,諾曼底登陸后,一艘小型登陸駁船在法國海岸附近為英國士兵們提供現做的炸魚薯條。這條船被稱為“海上的炸魚薯條餐廳”。
英國人炸魚最愛用的是鮮嫩的鱈魚。18世紀60年代以來,英國人對鱈魚的需求越來越大。當時,歐洲的鱈魚產區主要集中在冰島海域。1944年冰島獨立后,連續幾次擴大領海范圍以保護魚類資源。這遭到了英國的抵抗,兩國海軍為此多次發生互相炮擊的事件,并開啟了持續二十多年的爭奪戰。英國盟友不斷建議英國改變消費習慣,改吃其它魚類,但英國人堅持只愿意吃正統的鱈魚。直到1976年,在北約的調停下,英國才作罷。圖為上世紀50年代,英國漁民在冰島海域捕撈鱈魚。
圖為1970年8月,英國懷特島流行音樂節現場。在這一次為期五天的音樂節里,人們共消耗了三輛卡車載重的魚,以及100噸薯條。
作為英國音樂史上最著名的搖滾樂隊,披頭士四個成員都很愛吃炸魚薯條。圖為1967年10月,披頭士樂隊成員在一家炸魚薯條店用餐。
在2012年一份“你認為什么東西最能代表英國?”的調查投票中,炸魚薯條打敗了披頭士樂隊、下午茶、莎士比亞、白金漢宮和英國女王,成為英國人心目中最高象征。圖為1966年,披頭士樂隊成員在拍攝音樂短片時吃炸魚薯條。
由于方便快捷,炸魚薯條成為英國任何戶外活動中賣得最好的食物。圖為1996年4月6日,英國曼徹斯特,球迷們吃著炸魚薯條前往觀看一場曼城VS曼聯的足球賽。
現在,每年英國人共消耗超過兩億五千萬份炸魚薯條。圖為2013年6月19日,參加英國皇家阿斯科特賽馬會的女士們坐在草地和長椅上吃炸魚薯條。
從1988年起,國家炸魚薯條獎(The National Fish & Chip
Awards)每年評選。圖為2007年1月24日,獲得該獎第一名的店家被記者包圍。
圖為2015年,英國布里斯托,這個焰火秀上會噴火的蜘蛛是以當地炸魚薯條店的廢油當燃料的,是世界上第一個以再生生物當燃料的煙火秀。
據說,鐵娘子撒切爾夫人最喜愛的食物也是炸魚薯條。圖為1983年5月26日,時任英國首相撒切爾夫人為競選連任首相而奔波,到訪倫敦約克郡時午飯吃的就是炸魚薯條。
也許就是從那時開始,炸魚薯條成為英國首相競選者在宣傳期間的午餐“標配”。圖為1997年3月24日,時任英國首相梅杰與妻子在德文郡為大選巡游,謀求第三連任,在布朗頓一家餐館點了一份炸魚薯條當午餐。
同年的4月14日,另一名英國首相候選人、工黨領袖托尼·布萊爾也在一家餐館外帶炸魚薯條。在那一年大選中,布萊爾最終贏了梅杰。
英國現任首相卡梅倫對炸魚薯條情有獨鐘,而每逢度假都會去當地逛魚市場,以致于英國網友都習慣了,每當卡梅倫要去度假了,網友們就會說:又快到指魚的季節了。圖為2010年5月4日,保守黨領袖卡梅倫在坎布里亞郡的一家餐館買炸魚薯條。
曾經有研究人員說,由于氣候變暖,50年來北海里的鱈魚、鰈魚等已經日漸減少。所以,英國本地人吃魚的飲食習慣便會隨著氣候變化海洋變暖而有所調整,經典小吃炸魚薯條因此可能會被類似沙丁魚等代替。2012年,查爾斯王子到訪一家炸魚薯條店,親自上陣學習炸魚,并呼吁:拯救炸魚薯條店!他警告英國必須對海洋漁業資源進行更合理的管理,讓英國人得以繼續享受這項獨有的傳統。
炸魚薯條是伴隨著現代英國成長的食物,擁有著堅實的民眾基礎。對于首腦們來說,如果貼近人們喜歡吃的東西,就貼近了大眾,或者說讓大眾認為領導人貼近了自己。而對于出訪的領導人來說,吃一口當地小吃,也就表達了愿意擁抱該國的意愿。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