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陣春風,一場春雨,陽春三月的魚米之鄉——錦屏縣新化鄉,伴著綠葉的圍繞、蔬菜苗的競相勃發、果樹花的股股清香,猶如一幅清新的畫卷,讓游人流連忘返。
新化鄉村四面環山,亮江河靜靜地從村寨環繞流過。進入新化鄉,亮江兩岸的柳樹乘風起舞,好似在向過往的人群招手致意。村寨獨有的風情,更令新化增添了幾分誘人的魅力,如江南的水鄉,讓游人如醉如癡。
尋著“魚米之鄉”的足跡,迎著濃濃的春意來到蔬菜基地,在田里管理蔬菜的村民李可家,一邊勞作一邊與我交談著:“隨著錦屏新化鄉的美名傳播,越來越多的省內外商販前來訂購蔬菜、水果。新化鄉與黎平高屯機場、錦屏敦寨工業園區相鄰,如今每戶人家都搞種植業,一年收入可上萬元。”
“魚米之鄉”——新化鄉,四周青山綠水,數千畝水稻、蔬菜年年豐收,萬畝水果、油茶名揚四海。
新化鄉新化所村南邊田壩李可家戶,充分利用科技優勢,僅靠180平方米蔬菜大棚,種植4茬香芹,年收入就達8000多元。近年來,新化鄉人民利用得天獨厚的自然條件,抓住西部大開發和“兩高”產業帶發展的歷史機遇,以農業結構調整為主線,以科技進步為動力,把提高人民生活水平為根本出發點,大力發展春提早和秋延晚破季蔬菜種植,實現一年四季無閑田,提高土地綜合利用率和產出率。蔬菜常年種植面積累計3500畝以上,蔬菜生產和育苗大棚482個。目前在新化所村南邊田壩實施“515”示范工程300畝,涉及農戶268戶,映寨村門口田壩實施“515”示范工程200畝,涉及農戶172戶,通過示范引路,帶動周邊種植蔬菜2350畝,涉及農戶1560多戶。基地里出產的白菜、辣椒、黃瓜、蘿卜、菜豆、茄瓜、萵筍等蔬菜產品主要銷往黎平、天柱、三穗、劍河、湖南靖州等周邊縣市,僅此一項就可創收2680多萬元,戶均畝收入都超萬元。
油茶是新化鄉的又一個增收的主打產品。目前,新化鄉油茶林面積達2.2萬畝,其中新建油茶林5200畝,低改油茶林6280畝,進入盛果期10520畝。新化鄉所產的油茶均由合作社制定生產、銷售等方案,并對基地經營實行統一組織管理,社員按統一的技術標準,負責日常生產管理。全鄉年產油茶籽198噸,產茶油56.6噸,年實現產值362萬元。
新化鄉以“優糧食、強蔬菜、擴油茶、保穩定、促增收”為重點,突出發展無公害蔬菜和山茶油兩大特色產業,全鄉農村經濟建設有了全面的發展。目前,全鄉農業生產總值完成2869萬元,同比增長21.6%;其中:畜牧業產值608萬元,種植業產值2261萬元。建成無公害蔬菜生產基地3000畝,烤煙生產基地661畝,新造油茶林582畝,完成農業播種面積18180畝。新建歐陽村同心綜合養殖場、映寨村中藥材基地等種養殖示范點16個;新增農民專業合作組織2個,增加會員370人;注冊微型企業5家。
“用系統的思維建設示范之鄉,打造立體示范點,走進新化鄉就有示范點”。2012年7月4日,縣委書記孟凡明一行到新化鄉進行調研時針對新化鄉基礎性工作扎實對新化鄉提出的要求。
錦屏縣在新化鄉新化司村、新化所村、密寨村3個村建立示范點,圍繞“果品、蔬菜、藥材”及相關產業的連產聯合聯營。目前,通過實施大扶貧工作后,全鄉新增水果1500畝,西瓜500畝,荸薺300畝,蔬菜3000畝,可增加農民收入260余萬元。
今日新化鄉,在大扶貧和農業產業化雙引擎的推動下,呈現出欣欣向榮的喜人景象。
1、凡本網注明“來源:中食網” 的所有作品,版權均屬于中食網,未經本網授權,任何單位及個人不得轉載、摘編或以其它方式使用上述作品。已經本網授權使用作品的,應在授權范圍內使用,并注明“來源:中食網”。違反上述聲明者,本網將追究其相關法律責任。
2、凡本網注明 “來源:XXX(非中食網)” 的作品,均轉載自其它媒體,轉載目的在于傳遞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網贊同其觀點和對其真實性負責。
3、如因作品內容、版權和其它問題需要同本網聯系的,請在30日內進行。
※ 有關作品版權事宜請聯系QQ:2427031969 郵箱:2427031969@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