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江蘇省徐州市104國道的張集段,遠遠的就能看到一座規模龐大的糧庫。
走近后,外界會發現,原來這就是大名鼎鼎的維維糧食物流園。2016年1月初,這家倉儲中心開始正式開門納糧,一期可儲糧50萬噸。在收糧時節,這里會有大量滿載糧食的大貨車,一輛接著一輛有序地排著,足足有數公里遠。
在物流園區內,除了整齊、氣派的大倉庫,年處理60萬噸的糧食深加工車間正在熱火朝天地施工。
“我們和國家大政策配套,充分發揮農業產業化龍頭企業的作用。”全國人大代表、維維集團董事長崔桂亮介紹說,維維集團從行動上切實解決規模化農業的賣糧難、城鎮化發展之后的糧食安全、儲備糧就地輪換加工,保證儲備糧優質、防止陳化糧、發揮社會效益最大化等課題,延伸產業鏈條,形成了真正的“從田間到餐桌”的糧食全產業鏈。
據記者了解,位于江蘇省徐州市銅山區張集鎮的糧食物流基地,占地3000畝,加上配套的大型糧食深加工車間,做到了從收糧到儲糧到加工的一體化。
作為江蘇省最大的糧倉,其“收儲配套深加工”的模式,充分發揮出社會資本靈活的市場優勢,這在中國糧食流通領域的改革中,是值得抒寫的一筆。
投身糧食流通改革獲認可
連續12年增產,2015年糧食總產量達到12429億斤。
有糧油領域的專家指出,目前中國人均糧食占有量達到450公斤,略高于世界平均水平,已建立起龐大的糧食收儲、加工、分銷體系,城鄉居民的糧食可獲得性明顯增強,再加上以維維集團為代表的一批企業進入流通領域,中國在糧食流通領域的改革取得一定成效。
雖然我國的糧食連年豐收、糧源充裕,但是糧食供求面臨階段性結構性過剩難題,糧食庫存高企,糧食收儲矛盾突出。臨近2016全國“兩會”,我國糧食流通領域改革如何向縱深推進,已經成為社會各界關注的話題。
除了糧食生產領域的結構性、區域性不合理的問題以外,近年來流通領域的困難日益凸顯,主要集中在三個方面:糧食的供給和需求之間的矛盾,糧食儲備階段國家儲備能力的不足,農產品增值率較低。
國家糧食局局長任正曉也表示,關鍵是要積極穩妥化解供給側和需求側不對稱矛盾,推動實現更高水平的供求平衡,目前我國小麥供求基本平衡,玉米和稻谷階段性過剩特征明顯,特別是一些低端品種銷路不暢,大豆產需缺口繼續擴大。
有數據顯示,近兩年低價大麥、高粱、木薯干、玉米替代品進口激增,2015年高達750億斤,加上各種渠道進口的低價大米不斷增加,使得國內供求矛盾進一步加劇。
值得關注的是,今年1月8日至9日,全國糧食流通工作會議在京召開。作為國家級農業產業化龍頭企業的典型,維維集團受特邀參會。
對此,崔桂亮告訴記者,作為糧食出身的企業,維維積極響應國家“鼓勵社會資本投資建倉”的號召,先后和中糧、中儲糧、中紡等大央企合作,優勢互補、強強聯合,在江蘇徐州、河南正陽、黑龍江綏化和佳木斯分別興建了4個現代化糧油倉儲、加工基地。
“政府邀請社會資本參與投資建倉,是為了解決倉儲基礎設施不足問題,提高糧食倉儲效率,在確保糧食安全的前提下,盤活存糧”。中投顧問研究總監郭凡禮接受記者采訪時分析認為,糧油企業參與建設糧食倉儲基地,是延長產業鏈的重要舉措,有助于企業增強對產業鏈上游農作物的把控力,倉儲優勢也能提高企業的競爭力。
目前,維維集團整體已經形成了160多萬噸現代化倉儲能力,130萬噸糧油加工能力的規模。這是繼“大食品”布局完成之后,維維“大農業,大糧食,大食品”全產業鏈戰略的進一步深化。
公開信息顯示,維維集團屬于全國糧食企業的一員,是在江蘇省徐州市大廟碾米廠基礎上,改制發展起來的國家級農業產業化龍頭企業。
采訪中,崔桂亮告訴記者,“十三五”期間,維維集團將繼續加大建設投資,倉儲能力將突破300萬噸,做成集收儲、加工、貿易一體化的現代化糧食綜合產業園,并借著“一路一帶”的東風,積極參與到國際糧油市場的競爭。
不斷延伸的糧食產業鏈條
其實,維維集團就是依靠敢為人先的精神,才發展到今天的規模。
早在2014年11月26日,國家發展改革委就創新重點領域投融資機制鼓勵社會投資情況舉行新聞發布會。國家發改委有關負責人表示,在庫存大量增加的情況下,糧食倉儲設施有必要加快建設。與之前全額由國家投資建設的方式不同,這次主要是創新投融資方式,積極引導社會資本投資建倉。
據記者了解,當時發改委號召這個做法主要是考慮:一是國際糧價也比較低,國內糧食庫存大量增加,倉儲能力嚴重不足;二是糧食倉儲設施建設一方面可以促進農民增收,防止農民出現賣糧難,同時也可以建立國家儲備調控體系,增加各級政府儲備,保證國家糧食安全;三是在目前的情況下,也可以拉動投資,穩定經濟增長。
1、凡本網注明“來源:中食網” 的所有作品,版權均屬于中食網,未經本網授權,任何單位及個人不得轉載、摘編或以其它方式使用上述作品。已經本網授權使用作品的,應在授權范圍內使用,并注明“來源:中食網”。違反上述聲明者,本網將追究其相關法律責任。
2、凡本網注明 “來源:XXX(非中食網)” 的作品,均轉載自其它媒體,轉載目的在于傳遞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網贊同其觀點和對其真實性負責。
3、如因作品內容、版權和其它問題需要同本網聯系的,請在30日內進行。
※ 有關作品版權事宜請聯系QQ:2427031969 郵箱:2427031969@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