民以食為天,食以安為先。食品安全是最大的民生、最基本的公共安全,一粒米一桌餐都牽動著千家萬戶。近日,《中共中央 國務院關于深化改革加強食品安全工作的意見》公開發布。意見指出,必須深化改革創新,用最嚴謹的標準、最嚴格的監管、最嚴厲的處罰、最嚴肅的問責,進一步加強食品安全工作,確保人民群眾“舌尖上的安全”。
食品安全無小事,也是個老生常談的話題。近年來,為確保人民群眾“舌尖上的安全”,國家也出臺了一系列措施。比如新修訂的《中華人民共和國食品安全法》,就被稱為“史上最嚴”的食品安全法。今年一季度食品安全抽檢顯示,糧食加工品、肉制品、蛋制品、乳制品、食用油、油脂及其制品等大宗食品合格率穩定在98%乃至99%以上。從抽檢結果來看,食品安全也已經基本有保障。
行百里者半九十。食品安全是件大事,其牽涉到方方面面,不可能一蹴而就,必須久久為功。從抽檢結果來看,盡管我們的食品安全已經基本有保障,但農獸藥殘留超標、超范圍超限量使用食品添加劑、微生物污染等3類問題仍然比較突出。《意見》強調最嚴謹的標準、最嚴格的監管、最嚴厲的處罰、最嚴肅的問責,這4個“最”就表明了黨中央、國務院對做好食品安全工作的堅定決心。
空談誤國,實干興邦。4個“最”能否發揮作用,關鍵就在于其能否不打折扣地落到實處。根據媒體報道,《廣東省舉報侵犯知識產權和制售假冒偽劣商品違法行為獎勵辦法》將于7月1日正式施行。《獎勵辦法》能夠調動起廣大人民群眾參與打假的積極性,是國內首個專門獎勵舉報侵犯知識產權和制售假冒偽劣商品違法行為的地方規范性文件,也是貫徹落實4個“最”的有益嘗試。
守護食品安全,必須“嚴”字當頭。受多種因素影響,當前導致食品安全隱患的制假售假問題仍未得到徹底解決。分析原因,司法實踐中客觀存在的取證難、入罪難、追訴難等都是重要的制約因素。除此之外,一些制假售假行為的隱蔽性較強,也很難能夠在源頭上被處理。從這個角度來看,必須圍繞食品安全薄弱環節和重點問題,加快健全覆蓋從農田到餐桌全鏈條的最嚴格的監管制度。
沒有食品安全,獲得感將大打折扣。確保“舌尖上的安全”,對老百姓來說是“天大的事”。廣東的《獎勵辦法》是個有益嘗試,有助于發揮人民群眾力量,打一場“有假必打、有劣必治”的人民戰爭。當然,從維護人民群眾“舌尖上的安全”角度而言,相關部門也必須從審批、生產、流通、銷售等各個環節做到嚴格把關,從源頭上杜絕不安全食品入市。唯有多措并舉,才能夠讓人們吃得放心,不斷滿足人民群眾對健康安全食品的需求。
1、凡本網注明“來源:中食網” 的所有作品,版權均屬于中食網,未經本網授權,任何單位及個人不得轉載、摘編或以其它方式使用上述作品。已經本網授權使用作品的,應在授權范圍內使用,并注明“來源:中食網”。違反上述聲明者,本網將追究其相關法律責任。
2、凡本網注明 “來源:XXX(非中食網)” 的作品,均轉載自其它媒體,轉載目的在于傳遞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網贊同其觀點和對其真實性負責。
3、如因作品內容、版權和其它問題需要同本網聯系的,請在30日內進行。
※ 有關作品版權事宜請聯系QQ:2427031969 郵箱:2427031969@qq.com。